EPC创始人表示:氮化镓临界点已到来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25 日 16:02 | 分类 企业

近日,EPC(宜普电源转换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Lidow大胆断言,氮化镓(GaN)技术发展的临界点已然来临。这一观点在半导体行业中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AlexLidow指出,当前氮化镓技术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从基础材料研发到终端应用落地,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在材料端,氮化镓的制造工艺不断优化,良品率显著提升,成本逐渐降低,这为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某知名半导体材料企业为例,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型晶体生长技术,使得氮化镓衬底的缺陷密度大幅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了30%,有效推动了氮化镓材料成本的下降。

在应用层面,氮化镓更是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随着5G通信网络的全面铺开,基站对高效、小型化的功率器件需求激增,氮化镓凭借其高电子迁移率、低导通电阻等特性,成为了5G基站射频器件的理想选择。目前,已有多家通信设备制造商在其新一代基站设备中采用了氮化镓射频芯片,信号传输效率提升了20%,能耗降低了15%。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氮化镓同样大显身手。电动汽车的快充系统对功率器件的性能要求极高,氮化镓功率模块能够显著提升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同时减少能量损耗。部分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已开始在其充电系统中引入氮化镓技术,用户反馈充电时长较以往缩短了近30分钟,续航里程也因能量转换效率的提升而有所增加。

回顾氮化镓的发展历程,从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到如今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和企业的不懈努力。早期,氮化镓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材料生长难度大、器件稳定性差等。

但随着全球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和企业的积极参与,这些难题逐渐被攻克。如今,氮化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工业、汽车等多个领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AlexLidow的观点得到了行业内部分专家的认同。他们认为,氮化镓技术的临界点到来,不仅意味着该技术将在现有应用领域进一步深化,还将催生一系列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未来,随着氮化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可能。

对于相关企业而言,氮化镓临界点的到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以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还需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共同推动氮化镓产业的健康发展。(集邦化合物半导体整理)

更多SiC和GaN的市场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集邦化合物半导体。